浙大王勇組small:陽離子與八面體協同調控實現穩定的FAPbI?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發表時間:2025-04-16 10:15 主要內容 甲脒碘化鉛(FAPbI?)鈣鈦礦在光伏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,然而其穩定性問題成為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。這些問題主要包括甲脒陽離子(FA?)有機組分的揮發,以及[PbI?]??八面體在角共享與面共享結構間發生的不理想相變。特別是,定向且不規則旋轉的FA?陽離子引發的非對稱氫鍵作用,會加速這些轉變過程,進而損害FAPbI?鈣鈦礦太陽能電池(PSC)的效率和長期穩定性。 針對上述問題,浙江大學王勇教授帶領其團隊開展深入研究,并提出了一種通過三環己基膦三氟甲磺酸鹽(Cy?PH?SO?CF??)穩定FAPbI?鈣鈦礦的穩健策略。該策略的核心在于增強FA?內部的氫鍵作用并緩解八面體變形。具體而言,Cy?PH?憑借其氫鍵能力,通過強氫鍵(F─H、N─H)有效約束并穩定定向的FA?;而強電負性的SO?CF??離子則通過多樣化的共價鍵(Pb─F、Pb─O)修飾[PbI?]??八面體,并釋放晶格的內部應力。 通過實施這一策略,所制備的FAPbI?鈣鈦礦材料顯著減少了有機揮發,有效抑制了相變,從而大幅提高了在熱/濕度應力條件下的相穩定性。此外,FA?陽離子和八面體晶格的協同調控還改善了材料的載流子動力學特性,使其與載流子傳輸層實現了更好的能級匹配。 在器件性能方面,優化后的基于FAPbI?的PSC實現了高達25.93%的驚人效率,并展現出優秀的穩定性。在超過1500小時的功率點跟蹤測試中,該器件保持了初始效率的97%。 總體而言,王勇教授團隊通過多種化學鍵鎖定A位陽離子和八面體晶格,成功開發出一種高效且穩定的用于光伏應用的FAPbI?(甲脒鉛碘)鈣鈦礦材料。該策略不僅有效穩定了FAPbI?鈣鈦礦的晶體結構,還降低了鈣鈦礦薄膜中的缺陷密度。基于所得FAPbI?鈣鈦礦的器件實現了高效且穩定的性能表現,為開發高質量的甲脒基(FA基)鈣鈦礦開辟了新途徑,成為推動高效穩定鈣鈦礦在太陽能電池、發光二極管和激光器等領域應用的關鍵一步。 文獻信息: Cation and Octahedral Synergistic Regulation for Stable FAPbI? Perovskite Solar Cells Guangcai Hu, Ziyue Zhao, Yang Shen, Yong Wang, Deren Yang 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002/smll.202502025 - 產品咨詢及購買請聯系我們 - |